焊缝对不锈钢焊管影响区的组织有什么影响?
温度在1300℃以上的热影响区称作过热区,其晶粒急剧长大;紧临熔合线的晶粒局部熔化;添加Nb、Ti等稳定元素的不锈钢则发生NbC、TiC的溶解,在冷却时沿奥氏体晶界生成少量铁素体,随后经敏化温度作用,在奥氏体一铁素体晶界析出Cr23 C6.
奥氏体钢焊接接头热影响区的450一850℃范围,特别是在650℃附近晶间析出Cr23 C6,使金属具有晶间腐蚀倾向。这种热影响区的晶间腐蚀产生在不含稳定元素的奥氏体钢的焊接接头。顺便指出,不同类型的不锈钢敏化温度范围是不同的,纯铁素体钢大约为925℃,双相钢约为1100℃左右。
在550~900℃范围的热影响区,通常没有明显的相转变和析出。这与轧制钢材的化学成分均匀、晶粒细小、无铁素体相、组织稳定以及焊接后冷却较快、来不及析出有关。在热影响区不存在σ相引起的耐蚀性和力学性能降低的问题。
不锈钢焊管可分为铁素体不锈钢焊管和奥氏体不锈钢焊管,铁素体和奥氏体不锈钢焊管的焊接及焊后热处理是怎样的呢?
1、对于普通铁素体不锈钢无缝管,可采用手工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弧焊等熔焊方法。具体焊接时,应采用小的热输入,少层次焊接,以减少焊缝和HAZ晶粒过分长大和C、N化物析出,引起接头脆化和晶间腐蚀倾向。
2、焊前预热
用同种焊材焊接,不锈钢无缝管壁厚厚度≤6mm可不预热,6mm以上时为了防止脆化引起的冷裂纹需要预热100-250℃使被焊接结构处于好的状态和减少焊接接头的收缩应力。随着铁素体不锈钢管Cr含量提高,预热温度应适量提高。
不锈钢焊管有时候会出现厚度不均的现象,这是与原材料有关系的。如果不锈钢焊管出现壁厚不均的现象该如何处理呢?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一现象?
一般情况下不锈钢焊管的壁厚不均,主要体现为螺旋状壁厚不均、直线状壁厚不均及头尾部壁厚偏厚、偏薄等。连轧工艺调整的影响是导致成品不锈钢焊管壁厚不均的重要因素。比如螺旋状壁厚不均成因是:
1、穿孔机轧制线不正、两轧辊的倾角不等或顶头前压下量太小等调整原因造成的壁厚不均,一般沿钢管的全长呈螺旋状分布。
2、在不锈钢焊管轧制过程中定心辊打开过早、定心辊调整不当以及顶杆抖动等造成的壁厚不均,一般沿钢管全长呈螺旋状分布。
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1、调整穿孔机轧制线,使两轧辊的倾角相等,按轧制表给定参数调整轧管机。
2、针对二种情况,根据不锈钢焊管出口速度调整定心辊打开时间,轧制过程中定心辊不要打开过早,以防止顶杆抖动,造成壁厚不均。定心辊开口度需要根据毛管直径的变化作适当调整,并考虑毛管跳动量的大小。